“我渴望奔赴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以爱心为桨,以梦想为帆,践行党旗下的誓言,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最耀眼的光彩!”——这是李明香同志的初心,从而,她就把这个人生诺言也践行成了习惯。她携手家人、同事、朋友,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盏灯”到“一片光”,十余年如一日,将无私的爱播撒在米易这片热土的各个角落,温暖了十余名困境儿童,助力他们走向理想的未来。
爱心接力棒的传递
1985年出生的李明香,善良的基因源于父亲。父亲秉承“善小而为守初心,善小常为聚大爱”的家训,在跳河救人、劝退轻生者、救助老人等质朴行动中默默为女儿种下了爱的种子。学生时代的她就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2007年,刚参加工作的她得知米易县得石镇中心小学有贫困学生需要帮助时她立刻与学校联系,即刻接手两名学生作为长期资助对象。
2010年回到米易后,李明香从年迈父亲手中接过了帮扶一对脑瘫患儿的担子。面对这个困境家庭(年迈祖父母、伤病父亲、操劳母亲和两个患儿),她坚持提供、心理疏导、定期走访、募集善款等帮助。十五年不离不弃的帮扶,让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住进了新房,迎来了新生活。同时,李明香积极带动丈夫、哥嫂参与志愿服务,全家累计参与服务50余次。在良好家风熏陶下,年仅6岁的儿子也主动参与社区服务、看望老人、用零花钱帮助困难学生,小小年纪已有261.5小时志愿服务时长。
新征程上爱的延续
2022年,李明香在周末的走访中见到了年仅7岁、经历了20多次喉乳头状瘤手术的彝族男孩小贤(化名)。当时的他因幼年丧父,母亲改嫁,全靠年迈的爷爷打零工勉强维持着他和姐姐的学业与生计。当了解到生活的磨难并未击垮小贤,他仍以顽强的毅力直面病痛,用优异的成绩回馈着生活的残缺时,李明香内心无比难过。当时,她就立即答应做小贤的“爱心妈妈”,毫不犹豫又扛起帮扶小贤的责任。
小贤因疾病和亲情缺失,内心封闭,李明香决心先去叩开他的心门开始。她频繁入户、电话、微信联系,送去生活学习用品,悉心了解需求。2023年“六一”儿童节,她精心准备礼物,带着丈夫和同龄儿子走进校园,陪小贤度过了一个拥有“父母”陪伴的难忘节日,并鼓励儿子与小贤建立兄弟情谊。家庭的温暖,让小贤紧闭的心扉悄然开启。

爱心路上的光与热
在帮助小贤的过程中,李明香了解到学校许多学生也缺少课外读物。她通过自购、亲友募集等方式,为小贤和同学们筹集了涵盖文学、科普、历史等领域的优质书籍300余册和43个“爱心漂流书包”,填满了孩子们空荡的书柜。看着孩子们(尤其是小贤)兴奋地翻阅《神奇校车》等书籍的身影,李明香倍感欣慰,她希望这些书籍能成为照亮孩子们求知路上的一掌明灯。
为更精准呵护小贤成长,李明香主动与班主任建立紧密的“家校”联系,共同探讨孩子的生活学习计划。这份深切的母爱,最终换来小贤轻声而真挚的回应:“妈妈,谢谢您,我一定加倍努力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 这声“妈妈”,让李明香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最深情的回报。

精神沃土播种未来
李明香的关爱远不止于物质,她更注重在精神上引领小贤,教会他体谅、感恩与奉献。为帮助内向的小贤拓展视野、增强自信,李明香利用假期带他参观博物馆、图书馆,参与集体活动。在她的持续鼓励下,小贤逐渐变得开朗,对“妈妈”充满信赖。李明香特别重视用“仪式感”点亮平凡日子:带她春节赏灯会、端午节做香囊、点生日蜡烛许愿、体验包饺子……这份细致入微的爱,深深滋养着小贤的心灵。而她儿子与小贤结下的兄弟情谊,更是小贤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


一个人温暖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帮扶之路并非坦途,工作繁忙、沟通受阻时,李明香也曾感到力不从心。但爱人、亲人、朋友的全心支持,让她的爱从未间断。“爱是会发芽的,我的爱正在茁壮成长。”李明香说。她深信,这份始于父亲、兴于家庭、惠及他人的爱的薪火,将在米易这片热土上持续传递,永不熄灭。